基于“行创教育”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
基于“行创教育”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
付 强
数学是小学教育中基础学科,也是重要学科,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,在深化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,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。“行创教育”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,运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,重视学生潜能的激发,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,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能够促进学生健康、全面的发展。
一、基于“行创教育”理念下的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
我校在推行“行创教育”的过程中提出了德行天下、智创未来的教学理念,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的德高行远、创造未来的学生。在“行创教育”理念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高效课堂,首先能促进的德育教育的开展。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智慧,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,而且小学数学蕴含了许多几何、算术等知识,教师可以借此渗透爱国教育,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,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。数学课文中并不只有单一的基础知识,还蕴含了许多良好的思想,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培养学生锲而不舍,勇于挑战的品质,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行,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。其次,“行创教育”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,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质疑意识。新课改要求强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。因此,教师既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,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。在“行创教育”下学生的问题分析、知识概括能得到提高,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,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,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,使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。
二、基于“行创教育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
(一)明确教学目标,精心设计教学任务
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,教师要贯彻落实“行创教育”,做到行标创问,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,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,引发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,教师运用三维目标,将知识与技能目标、过程与方法目标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为一体。在以往的教学中,教师都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,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学目标。因此,在“行创教育”下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际情况。例如在《多位数乘一位数》的教学中,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,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,这样设计教学目标:培养学生熟练口算整十数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,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估算方式,形成正确的估算思路,在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每一个计算步骤的含义,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。这种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比较多面化,能够关注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。接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任务,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(二)创设教学情境,增强学生学习体验
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,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化的教学素材,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,帮助学生理解抽象、复杂的数学知识,营造出愉悦、轻松的范围,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。在创设教学情境时,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,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。例如在《小数的初步认识》的教学中,教师可以用一道生活化的问题导入教学知识,同时帮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。如组织学生开展猜价格的游戏,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书包、铅笔、文具盒、橡皮、日记本的图片,让学生猜出它们的价格,引出小数的教学知识,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。而且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起源和发展史,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,将小学数学与德育教学相融合,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,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,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。
(三)启发学生思维,引发学生主动探究
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,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,启发学生的思维,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,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,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才能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。因此,在小学数学教学中,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水问题的思考,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悟。例如在《分数的初步认识》的教学中,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,如果有将四块饼干分给两个人,每人得到两块饼干可以用“2”表示,那如果将一块饼干分给两个人,每个人得到一般用什么表示?以此来引出分数的知识。接着提问学生如果要折出一张纸的四分之一,应该将纸折成几份,鼓励学生自主投入到问题探究中,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,通过亲手实践的方式,折出四分之一分长方形,探究出分数的含义,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。
(四)加强交流互动,形成合作学习模式
在小学数学课堂加强师生、生生间的交互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,增强数学小学的效果,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。而且互动交流还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,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,因此,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,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自主探讨,在互动中总结学习成果,形成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。例如在《面积》的教学中,可以提问学生数学课本是一个什么图形,课本封皮的大小可以成为什么,引出面积的概念。接着让学生说出黑板是什么图形,猜测数学课本封面和黑板的面积谁更大。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平行四边形、三角形和梯形,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做出这三个图形的模型,再互相交流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、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,为什么?再提问学生有什么方法能确定自己的猜测吗,从而引发学生的合作学习,运用折叠法、分割法等比较出三者的面积大小,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,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。
(五)解决数学问题,增强学生运用能力
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,教师要适当延伸教学课堂,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,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中,从而实现“行创教育”的教学理念,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。例如在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》的教学中,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机会,通过专题练习和随堂测验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,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。如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有用信息,根据教学知识自主提出问题,再与同桌合作得出问题答案。还可以提问学生:小明将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八看成了六,最后的结果为商二十八余五,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,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,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。在“行创教育”下,教师要培养学生德、智、行、创四个核心素养,拓展数学教学知识,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。
三、结束语
综上所述,教师想要将“行创教育”运用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,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,培养学生的德行,教授学生学习方法,提高学生智慧,增强学生创新精神,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。在教学中,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。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,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,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,才能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。
参考文献:
[1]范旭.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德育教育的运用探析[J/OL].学周刊,2019(24):61.
[2]邵敏.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[J].学周刊,2019(22):69.
[3]刘继贤.“知行合一”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——以“小学数学教学论”课程教学为例[J].大庆师范学院学报,2017,37(03):154-158.
(本文曾获国家级第九届“名师优课”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)
作者单位: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618000